强国有我,青春有为——信息工程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党和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服务工作。2025年7月9日至13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挺膺担当,强国有我”社会实践团,前往宜州区庆远镇同福安置区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通过家电维修、无人机宣传等活动,利用个人专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为进一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力量办实事,维修家电到家门
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同福安置区,开展家电义务维修活动,热情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服务。从嗡嗡作响的电风扇到接触不良的电饭煲,大家耐心排查故障、拆解检修,用娴熟的技术为居民解决难题。成员们还结合维修实例,向居民细致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包括家电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日常保养小技巧。“夏天使用空调要定期清洗滤网”“老旧电线要及时更换”……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居民们受益匪浅,有效增强了大家的家电使用安全意识。活动当日共成功维修各类电器 30 余件,切实解决了居民的家电维修难题。此次活动不仅为居民节省维修开支,更用实际行动传递便民服务的温暖,赢得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
实践团成员在维修电器
实践团成员在维修电器
实践团成员在维修电器
居民向实践团成员讲解家电损坏情况
实践团成员向村民讲解家电的正确使用方法
无人机科普宣传,科技种子撒心田
在安置区的篮球场,信息工程学院领导班子与实践团成员们,运来各类大型无人机设备,开展无人机科普宣传活动,他们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无人机的主要类型、主零部件以及运行原理,接着现场演示了无人机的操作与飞行,吸引大量社区居民们围观参与。现场的小朋友们对无人机表现出浓厚兴趣,在实践团成员的手把手指导下,小朋友们在安全范围内完成了简单的试飞体验,亲身感受着科技带来的独特魅力,一张张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好奇。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别样色彩,更让社区居民对无人机应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互动体验中,深切感受到低空经济赋能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也对科技改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实践团成员在讲解无人机配件
实践团成员向小朋友展示无人机配件
信息工程学院党支部颜增显书记在讲解农用无人机
实践团成员在试飞无人机
实践团成员教小朋友试飞无人机
青春脚步访车间,搬迁生活展新颜
实践团成员走进同福安置区扶贫就业车间,亲身感受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和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这个扶贫就业车间主要从事皮具组装,并将其加工制作皮革的模具。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与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车间负责人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了车间的运作模式和发展情况。车间负责人表示:“这个扶贫就业车间的设立,为当地贫困群众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此次参观活动,实践团成员真切感受到政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付出的扎实努力与取得的显著成果,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意义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实践团成员与车间负责人交流
实践团成员参观扶贫车间
关爱未成年人,情暖童心护成长
实践团成员走进同福安置区儿童之家,结合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校园活动安全、防溺水等内容,实践团成员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教育引导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增强安全意识。课间设置有奖问答环节,孩子们热情高涨,争相回答,现场氛围十分热烈。通过此次教育活动,学生们对安全知识有了更深入地认识,筑牢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为假期安全做好安全防范的工作。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开展绘画小课堂,分发画笔与图画绘本,与同学们进行涂色,让他们在快乐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活动提问环节
活动提问环节
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画绘本
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画绘本
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画绘本
社区清洁行动,美好家园携手建立
实践团成员来到同福安置区外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他们分成若干小组,清理道路两旁的垃圾,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道路焕然一新,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本次清洁乡村活动得到了居民们的支持和夸赞,不仅提升了街道的环境面貌,培养成员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一份力量。
实践团成员在打扫人行道落叶
实践团成员在打扫道路垃圾
实践团成员在打扫道路垃圾
实践团成员在打扫道路垃圾
观三姐博物馆,民族文化寻根脉
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团们走进宜州博物馆,深入了解宜州区深厚的历史底蕴,领略刘三姐文化的独特美丽。成员们参观了博物馆的展品,了解宜州的历史沿革和人文地理,真实生动地感受到宜州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取得的辉煌成果,对宜州独特的刘三姐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刘三姐博物馆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刘三姐博物馆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刘三姐博物馆
博物馆前合影
研学丝绸产业园,传统工艺焕生机
为了解宜州桑蚕业发展情况,实践团走进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在基地负责人带领下,实践团们了解从鲜茧处理到丝绸制品的完整生产流程,直观感受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的深度融合。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 + 农户”模式,为当地蚕农提供技术指导和保价收购,既助力乡村振兴,也让桑蚕丝被、真丝丝巾等传统丝绸制品重焕光彩。此次研学让实践团深切体会到,广西在“新丝绸之路”高质量发展布局中,正以丝绸产业为纽带,织就千亿级产业新蓝图。
负责人在讲解蚕茧抽丝过程
负责人在讲解抽丝工艺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织绸车间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织绸车间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主要手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次“三下乡”活动,广西现代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了解乡情、民情,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使命,为进一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凝聚青春力量。
活动合影1
活动合影2
活动合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