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介绍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 510209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高职学历教育修业年限为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 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 主要岗位群或 |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电子信息大类(51) | 计算机类(5102)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5);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64)
| 1.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2-02-38-01 ); 2.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 (2-02-10-03)
| 人工智能训练师、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人工智能数据服务、算法模型训练与测试、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与运维等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程序员、软件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 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华为认证人工智能工程师证书(HCIA) ; 2.人工智能开发工程师证书; 3.1+X Python程序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五、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技并修,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人工智能数据技术、机器学习基础、深度学习框架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应用开发等能力,能够从事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智能软件设计与开发、智能系统集成、智能应用系统部署与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开设主要课程
七、师资情况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建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技术精湛、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副高以上职称占45%,研究生学历9人,占45%。近五年来,教学团队主持参与自治区级以各类课题20项,发表核心论文15篇,出版教材6部,实用型专利及软著30项以上,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自治区级奖励6项,指导学生参加广西职业技能竞赛获奖20项以上。
八、实训条件情况
项目累计投资达2000万元,精心打造了数据标注机房、大模型实训机房、网络实训机房、大数据实训机房以及鸿蒙实训机房等一系列专业教学与实践场所。这些完备的设施能够充分满足日常教学需求,同时为行业应用实训实习提供坚实有力的设备支撑。
九、办学成绩
以赛促教-区赛、市赛、职工技能大赛,技能竞赛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的核心衡量标准,也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扩大学院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高度重视各类技能竞赛,近年在云计算、python、AI视觉创新应用赛技能大赛屡获奖项。